劉冠林的小丑角色
嗨!我是 劉冠林,我的小丑角色JobLoser 不是真的Loser
而是在面對挫折中,發現自己的美麗:
|關於我的JobLoser小丑
我的小丑角色是Jobloser,會很賣力的朝目標前進,但過程總是經歷失敗,或是埋頭苦幹繞了許多的彎路,通常成功的那一刻,從現實的角度來看,反而是充滿酸澀的失敗結局
|Job Loser小丑是什麼樣的
早期在雪甄的表演工作坊,找到自己越賣力越容易讓觀眾發笑的特質,那時後對於表演還是懵懂的狀態,但成工作坊的過程中發現要打開自己,聆聽觀眾的笑聲並與分享自己這件事,對我在日後的小丑表演有很大的幫助。
我曾問過雪甄「所以好笑就可以了嗎?」雪甄「說先好笑,好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,當然如果可以加入意義就更好了,但如果要從兩個選一個,我們要先從工作每個演員的美麗開始。」魔梯的前兩檔演出,我是以音控技術人員參與其中,身處在觀眾席的角度看著演員演出,並且感受觀眾的笑聲,最初我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舞台上的肢體喜劇演員,也不知道自己在舞台上可以帶來什麼,因為最初魔梯之夜的演出是很沒有故事性,但觀眾覺得很好笑。
|對Job Loser小丑來說
最重要的是跟魔梯的夥伴一起成長
第一次真正參與演出,是玠瑜找我一起創作,想要試著創作打鬥的表演,就生出了警匪手銬的片段,這是一個充滿技術點的演出,#在表演節奏和肢體視覺動態上,對我之後的工作肢體喜劇有蠻深刻的影響。另一個片段是跟巴奈合作的慾望主婦,這個創作會需要帶出演員的狀態,狀態上的推進與氛圍層次的堆疊,也是我一個很好的學習。
之後魔梯的大製作《大頭》結束後,魔梯有一群 夥伴們決定到法國留學,而在出國前魔梯在大稻埕做了一場大頭面具演出,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的大頭面具演出,過程中也把我的小丑角色帶到面具表演上,成為了上班族大頭。
從法國回台後,跟玠瑜、又菡開始了創作之旅,不斷的嘗試新的創意,並且挑戰自己,也站在許多巨人先賢的肩膀上,探索著肢體喜劇的世界。也是在這些演出中,讓我找到了表演的樂趣,更多來說是創作的樂趣,聽到觀眾們笑聲的成就感。
|Job Loser小丑要對魔梯伙伴和肢體喜劇大告白~
之後也有跟許多不同的劇團合作,但我總是會嘗試著加入我在魔梯的表演特質,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很好的相融,但在這些嘗試的過程中我發現到,在劇場演出裡,再好的劇本與燈光場景,如果沒有透過演員的美麗來呈現都會大打折扣。
印象深刻的是在演摩莎劇團的《鏡花轉》,裡面有一刻我是飾演忘了要上台的劇場演員,劇情中因為過於緊張而忘詞,完整的呈現角色的尷尬與無助。隔天導演跟大家分享,昨晚演出結束後遇到了一位觀眾,互相聊演出的觀後感,觀眾一回想到那一段就會笑到久久無法自己,導演非常驚訝這位觀眾的體驗如此深刻。
理解到,喜劇有很強大的力量,把悲劇化為天上的繁星,高級的喜劇,是在悲劇的基礎上蓋一棟喜劇的大樓。之後無論是丑寶貝或是完美旅行,我都會想要追尋幽默有趣的喜劇性,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野,當然也會想要挑戰自己,做一些技巧性或是有如舞蹈美感的表演,但比起觀眾的讚嘆聲,我更喜歡笑聲!